说起“种子”,人们自然会想到植物。一年前的这个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到海南考察,第一站前往三亚市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察看的便是农作物种子。
  而这次广东之行,总书记调研了另一类种子——渔业种子。总书记在湛江考察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主要开展南美白对虾、石斑鱼、军曹鱼、金鲳鱼等海水鱼虾的良种选育、种苗繁育等研究工作,专注于给渔业种子装上“中国芯”。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4月10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情况。新华社记者李学仁 摄
 
  从农作物种子到渔业种子,体现了从粮食安全到食物安全、从食物观到大食物观的宏阔视野。
  “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写入党的二十大报告。
  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的首次地方考察,总书记关心渔业种子的背后,是对中国14亿多人食物供给安全、粮食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吃饭”不仅仅是消费粮食,肉蛋奶、果菜鱼、菌菇笋等样样都是美食。
  水产品就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老百姓摄取动物蛋白的重要来源,是大食物观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向森林、草原、江河湖海要食物,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从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可以看出满足老百姓多样化的食物需求、确保食物供给的一大优势和潜力就在于我国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章节明确指出,“科学划定限养区,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
  此次总书记考察的基地,正是在种苗培育、水产养殖、水产加工等环节发力,并推动现代海洋牧场建设,不断以研发之智和科技之力挖掘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4月10日在广东省湛江市国家863计划项目海水养殖种子工程南方基地了解当地发展海洋渔业情况。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仍将有较大不确定性,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通过广泛开发食物资源以拓宽食物的来源,增加食物的总量,对冲主粮“卡脖子”危机,才能在端稳饭碗上持续发力。
  端牢中国饭碗,良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种源安全和种业振兴,叮嘱“从培育好种子做起,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用中国种子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在湛江,总书记考察的这个基地有一个特点,就是坚持科技创新,突破水产动物育种的“卡脖子”难题,填补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南美白对虾等育种水平质的飞跃,产业价值不断提升。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只有依靠科技自立自强,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良种,才能把握种业竞争、粮食安全的主动权。
  从保障农作物种子到渔业种子的安全,从向耕地要食物到向大自然要营养……归根到底,就是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老百姓日益丰富精细的食物与营养需求,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和幸福”。

  从人民幸福安康的角度出发,我们更能深入理解,总书记强调的“只有把牢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把稳强国复兴主动权”的深远意涵——不仅要把中国饭碗牢牢端稳,还要端得更好、更健康。
 
(责编:张彦、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