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
 


马慧娟代表和她的《出路》



马慧娟代表宣讲代表大会精神



马慧娟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



马慧娟代表和孩子们交流写作



马慧娟代表在读书社指导社员学习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深厚的文化根基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固支撑。只有根植历史文化沃土,才能培植、传承不绝的民族精神与执着于心的信念追求,显现出非凡的风韵与气场。
       “我叫马慧娟,来自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地: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
       这是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前,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大会首场“代表通道”开启采访活动,马慧娟仪态大方走进会场,充满自信地自报家门后,娓娓道来讲述自己的人生成长经历:
       “就拿我个人来说,初中毕业、回族农村妇女,是移民搬迁政策让我能够重新阅读、写作。我上过电视节目,出版了6本书,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从黄土地走到了人民大会堂。”“作为一名基层代表,能够有机会在这样神圣庄严的场合分享我们家乡的发展变化,代表家乡人民表达‘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感恩心声,我也感到十分荣幸。我想,这也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充分体现的有效形式。”
       马慧娟带着亲切笑容,温和优雅、充满自信,面对媒体镜头聚焦,她向全中国、全世界自信讲述着移民搬迁的中国故事。采访到最后,马慧娟动情地说:“有人夸赞我的故事是个传奇,但我自己心里清楚,本来平淡无奇,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这样的故事,其实在许许多多平凡人身边都发生着、演绎着。”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

       人生是一路接一路的坎坷,也有一程接一程的风景。但在不同人的眼里,这个世界、此生的命运有时有的大相径庭。1980年,马慧娟出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泾源县一个叫黑眼湾的小山村。在当地方言里,“黑眼”就是生活没指望的意思。黑眼湾地处宁夏西海固地区,曾有歌曰:“苦瘠甲天下,十年九干旱,路远沟深山连连,一步一声叹。禾苗多枯萎,渴饮汗斑斑,人行百里不见水,咽下两颗泪蛋蛋”。 
       黑眼湾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全村只有十几户人家,山大沟深,老百姓出行能靠的只有毛驴,生活之艰苦、环境之恶劣,未到访过这里的人是很难想象得出的。因为太穷,邻里之间经常为一个田埂发生纠纷,为鸡零狗碎的事情争吵,多少年来,“穷病根”无从医治,老百姓把大把空闲的时间里只能倚着墙根晒太阳,看着一眼望不到的边的山沟沟失去寄托,无所事事,大家不知道指望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那时的马慧娟也有过“把光景过好”的信念,她不是没努力过,不是怕吃苦,生活在这穷乡僻壤,山大沟深的地方,再怎么苦思冥想,黄土地也长不出金坷垃。她打小记得家规矩就很严,每天不许睡懒觉,可一家人从早忙到晚,起早贪黑从年初干到年尾,即使这样,他们家比别人也多打不了多少粮食,终究还是摆脱不了挨饿受冻、贫穷落后的局面。
       马慧娟的父亲马锡华有一手好木匠手艺,还在泾源县城开过小卖部,但都没干长久,只能灰头土脸回来,“英雄无用武之地也”。如同电影《西游记》片尾曲中的句词:敢问路在何方?祖祖辈辈多少代人都在“试问”寻路,都没能走出大山,都没找到脚下的“出路”。
       为了能让马慧娟上学,母亲曾试图把她送到山外的姨妈家。这倒让年幼的马慧娟发现,黑眼湾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也为她种下向往外面世界的种子,也促使她心中暗暗立志,将来一定要创造机会到山外看一看。
       小学三年级时,马慧娟又被送回黑眼湾。她每天和小伙伴一起翻一座山,过一条河,再穿过村庄才能到达学校,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每天都有几个小时。夏天还好,路上你追我赶,倒也欢快充实。可到了冬天,寒冽的西北风直往人的衣领子里钻,常常冻得一把鼻涕一把泪,好不容易走到学校,人的手和脚都要冻僵了。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手有时摸不着耳朵,即便是摸到了也常常冻得少了知觉。
       俗话说:对抗黑暗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活成一束光。为寻求多了解外面世界的丰富多彩,马慧娟对读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连环画,到大部头书籍,马慧娟能获取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每每读得如痴如醉,常常沉浸在知识的海洋自得其乐,甚至废寝忘食。本以为快乐的日子会一直继续下去,结果中考那年,黑眼湾的庄稼因为干旱导致小麦有病,地里庄稼颗粒无收,辛苦一年血本无归,全家人吃饭生存问题自然成为跨越不过的沟壑,这个时候奈何谈何读书和远方。马慧娟生饥所迫,辍学不可避免,她再次被打入人生低谷。
       三毛说过:“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上不了学,就得在土地里刨食。马慧娟接过父亲的鞭子,赶着一对毛驴就去田野里犁地。马慧娟的世界像冬天的长夜,不知何时熬到天亮,一向性格开朗的她也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年少的希冀没了幻想,丢了期望。
       也许世界上最大的不公,就是人生出生地不同。《荀子.劝学》里有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农村里的孩子一般有早婚的习惯。岁月不饶人,转眼间,马慧娟也长大20岁了,到了不得不谈婚论嫁的年龄。她也像周围的女孩子们一样,步入了婚姻家庭,马慧娟的人生光景似乎已被定格在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黄土高坡,只能在土地上重复着祖辈人“昨天的故事”。
       结婚前,马慧娟一把火把自己写过的东西烧了个精光,她要和自己的过去做个“了断”。作为一个弱女子,她最终还是无法驱散心底的惶恐:她马上也要像周围其他农村妇女一样,变成传统的“谁的媳妇”“谁的妈”代名词,自己的名字逐渐被人遗忘,成为依附于人的角色。结婚那年秋天气候反常,黑眼湾连续下了40多天的连阴雨。伴随着党和政府关怀而来的是新一轮移民搬迁。最明亮的火焰往往由意外的火花点燃。马慧娟和丈夫匆匆告别了这个生长了20年的小山村,搬迁到200多公里外的一方新天地——吴忠市红寺堡区安家。
       生命中的每一次经历都是让人成长的过程。搬离前,马慧娟做梦也不会想到,国家正为她这个小小家铺就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让她能按自己的心之所愿好好活一回,实现她儿时心中追求的梦想。
       天下黄河富宁夏。宁夏犹如瀚海中游弋的一叶扁舟,南北狭长,中部略宽。黄河从宁夏小舟的左舷中部切入,自西南向东北,北部平原沟渠纵横,这里不仅风光秀美,还稻满(熟)鱼肥,瓜果飘香。正如她在21岁时出版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出路》中所说:“这条出路的背后,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所给予的根基。”
       到了红寺堡区玉池村,放眼望去,马慧娟觉得这里生活各方面宽展得很,不像在黑眼湾时过得那么憋屈。他们一家人承包了8亩水浇地,浇灌的是引水渠引来的黄河水。“人随水走,水随人流”。实际上,红寺堡离最近的黄河中宁段也有50多公里,地势还比那里高了足足299米。历史上,红寺堡压根就没黄河水流过,且年均蒸发量2387毫米,是降水量的9倍。先天劣势,让这片土地沦为一片荒漠,植被稀落,人烟凋零。
       在国家脱贫政策扶持下,迁出百万人,换取千山绿。百万大移民对贫困的“减法”,实现生态的“加法”,化解了“生存”与生态的双重困境。1998年,在上级领导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依靠扬黄工程,黄河水被引至红寺堡,逐渐把这里灌溉成一片希望的田野,为后面的大规模移民搬迁创造了先决条件。
       “修好码头船自来。”“搬到这儿,人一下子就活泛起来了!”马慧娟感叹、兴奋。忙完了庄稼,也不愁没活干,摘枸杞、西红柿……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一起搬迁过来的,还有马慧娟的父亲马锡华。搬迁前,马老汉曾亲自来红寺堡“考察”,一眼就相中了这个地方,夸赞这里“中中(纯纯)的黄土”,还有黄河水环绕,是个绝佳的好地方。
       “锄头种粮笔种诗”,忙时种地务农,闲时读书写作。在红寺堡,马锡华骑上了电动车,用上了手机……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儿。历经20多年移民搬迁,红寺堡目前汇聚了23.5万移民,承载了全宁夏1/5移民,遍及宁夏中南部8个贫困县区,迁入地与迁出地构成了宁夏贫困地区的“基本盘”。
       其实世界上根本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这回事,针不刺到自己身上,很难说出到底有多痛。“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截至2020年底,上述县区同全国人民一道全部摘掉贫困县区的帽子,全区1100个贫困村、80.3万贫困人口也全部脱贫出列,彻底打破了时代贫穷代际循环。脱贫后,红寺堡区又在乘势而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所有这一切当地老百姓都看在眼里,感动在心头,红寺堡人自觉不自觉地喊出了“共产党好,黄河水甜”新时代的最强音。
 
“是时代,赋予了我新生命”

       日子越过越安稳,越过越红火,马慧娟心里像有一匹骏马儿在奔腾,她也开始不安分起来,那个支撑她青少年时期的梦想再次萌动奋蹄。
       理想是人生价值的动力,拼搏是人生价值的目标,进取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我要以平凡的人生,创造不平凡的故事。”2009年,马慧娟再也按捺不住兴奋,她掏出刚买不久的手机,在比巴掌还小的键盘上绘织起自己的写作梦。为啥用手机?和别的农村妇女一样,马慧娟下地干农活、吃喝拉撒、做家务,但打工间隙,茶余饭后,读书写作成了马慧娟唯一坚持做的事情。别人在品头论足侃大山的时候,她在写作,别人在看电视的时候,她还眼睛对着手机在写作。童话作家安徒生当过学徒、干过剧院杂工。诗人惠特曼成名前是木匠、排字工、小学教员、编辑,作家狄更斯成名钱做过鞋坊工人。正如左拉所说:“没有平凡的经历,就不能产生伟大的业绩”。
       2014年,首部作品《我们苦中作乐的生活》在《黄河文学》杂志发表。从此犹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她的散文、小说、报告文学陆续在《人民日报》《散文选刊》《民族文学》《中国艺术报》《朔方》《黄河文学》《天津文学》《回族文学》《山东文学》等各类刊物陆续发表。这位靠手中的这部手机写作的草根作家也收获了一个称谓:“拇指作家”。
       李开复讲过:“并不是每只鸟儿都能飞上蓝天,只要你努力过,你便拥有自己的蓝天”。十几年来,马慧娟先后摁坏了十几部手机,从早期的按键手机到后来的触屏手机,型号随着科技的进步而进步。虽说只有初中学历,但她常年坚持阅读,结合苦尽甘来的成长经历,让她对人生和社会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使出身平凡的她下笔不凡。不少网友留言马慧娟是励志的典型,是自强不息的楷模,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例证。
       人生最大的遗憾是莫过于轻易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而马慧娟却是另类,她写作出名后,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几年下来,由于马慧娟勤奋努力,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溪风絮语》《希望长在泥土里》《农闲笔记》《盐池故事》《走出黑眼湾》《出路》6本书,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鲁迅文学院中青年高研班学员。面对这些成绩的取得,马慧娟始终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醒,正如她在《走出黑眼湾》一书中写到,“是这个时代赋予了我新生”。
       2018年,马慧娟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表示:“是阅读改变了我的人生,我将倾心为民谋福,不负人民对我的信任和重托。”她在家乡发起成立“泥土书香”读书社、举办农民读书节,带动和鼓励农村妇女识字读书、自立自强,帮助农民群众学习文化知识,用书香凝聚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在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下,“泥土书香”读书社的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农闲时,读书社通过普及各类知识,让当地妇女紧跟时代发展节奏,并教授周围村民一些基础性技能,比如如何使用智能手机、如何预防诈骗等。
       马慧娟在她2021年2月出版的《出路》一书中题写道“我们都在各自的世界寻找出路,我大字不识几个,不照样活过了大半辈子”。随着村民读书时长的累积,不少被曾经根深蒂固观念束缚着的人的思想悄然发生转变,他们在书的世界里寻找自己,去感知与黄土地截然不同的另一方“净土”。认了字的妇女则不再为出门做买卖、看路标、坐车、去医院挂号等日常琐事所困惑。他们深知文化的实用性,农忙时,他们扛起锄头奔忙在田间地头;闲暇时,便放下一身疲惫在读书社里汲取知识。他们不再相信什么都是命运的安排,他们逐渐意识到,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新时代,不让孩子系统学习文化知识,长大也不会有出路、有出息,作为长辈、大人,也不能甘心落伍,应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马慧娟认为,读书社存在的意义并不是要改变周围的人,而是引导大家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让他们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告诉孩子“知识改变命运”客观现实,培养孩子读书学知识的兴趣。玉池村的文化味越来越浓了,教育条件也跟上来了。在玉池小学,建起了新的教学楼,科学实验室等功能室一应俱全,“互联网+”让这里的孩子能享受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修建了标准体育场,开辟有塑胶跑道、篮球场和足球场。马慧娟说,现在不论在红寺堡哪个村,建得最好的房子准是学校。在《走出黑眼湾》一书中,马慧娟认为应把移民区教育振兴归功于伟大祖国和这个伟大的时代。早些年,红寺堡辍学率偏高的现象已不复存在,家家户户普遍以谁家有孩子考上大学为荣。如今,红寺堡区拥有大学文凭的人越来越多,让孩子求学读书成为每个家庭家长的头等大事。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谈起今非昔比的生活,马慧娟将此归结为“文化的力量”。她认为,文化是个宽泛的慨念,不局限于读书和写作。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红寺堡人民愈加表现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秦腔、秧歌、社火、广场舞等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着当地居民的生活。随着各种文化活动的举办,“共产党好,黄河水甜”的思想让大家拧成一股绳,为建设魅力红寺堡铆足了劲儿。
       乡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马慧娟说:“文化自信带给红寺堡人民的是对国家制度的认可和拥护,大家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文化的繁荣,感受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知道了要培养孩子学习文化,鼓励他们融入社会大环境、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等。希望她们的后代都是有文化自信、文化信仰的一代。”
 
“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登上了大舞台”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2018年,马慧娟38岁,她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时,母亲在端坐在电视机前看得仔细,愣是从几千名全国人大代表里找见了女儿,但老人家还是怀疑自己的知觉:“一个驴背上长大的姑娘,还真的坐到了人民大会堂里”。丈夫也感觉思维错觉,那个跟在自己后面“摘黄花菜、种玉米”的温顺媳妇,居然会走得这么远。知道她、认识她的人都替她高兴,为她骄傲,特别是年纪相仿的妇女看了眼馋,对自己未来生活充满向往,指引马慧娟也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团火,路人可能只看到了烟。马慧娟并没有觉得两者冲突,用她的话说:“前脚我能去人民大会堂开会,后脚我依然能回来下地干活儿。”马慧娟的质朴本色始终没有变,5年来,在历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她都积极替农民发声,先后提交了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成年人文化教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等相关建议。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作为作家,马慧娟笔耕不辍,她的作品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生动地反映农村群众的喜怒哀乐,刻画出栩栩如生的农村生活。记录和书写着移民搬迁的故事和红寺堡的发展变化。每次她走村入户走访调研,都会把乡亲们的故事和心声认真记录下来,时间长了,笔记越记越多,故事也越来越精彩,有些人成了她书里的主人公,有些人的期盼被她写进了建议。作为代表,马慧娟也逐步放大自己格局,“我要努力去关注一个地区发展、关注整个国家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在2018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宁夏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将宁夏列入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试点的建议》《关于加快推进宁夏高铁建设的建议》。在2021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宁夏代表团又以代表团名义提交了《关于新建银川至太原高铁的建议》《关于支持推进六盘山片区中卫至平凉至庆阳铁路项目建设的建议》,这些都是站在西北乃至全国高度上的。路通则万事通,路兴则万事兴。现在宁夏人乘坐高铁3个多小时就能从银川抵达西安。乡亲们也都领到了退耕还林补助款。
       思想的光芒穿越时空,照亮前程;文化的力量,润物无声,直抵人心。每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后,马慧娟立即返回红寺堡老家,带回会上最新的精神,向周围的人民群众进行宣传讲解。从马慧娟的宣讲中,乡亲们得知这些实惠都是宁夏代表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争取到的,他们也才切身体会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党中央在关心他们,全国人民在支持他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发展,还与老百姓每个人的生活挂着钩并息息相关。
       在田间地头,马慧娟向村民解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倡农民多种小麦等粮食作物,在国务院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具体体现。“人民大会堂连着咱们村。”大伙儿一听就明白了,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因地制宜种起了粮食作物。心中有希望,眼里就会有光芒,脚下也就有了力量。在玉池村,乡亲们不仅埋头搞发展生产,也积极参与起社会事务来,村里有从全国到乡镇的五级人大代表,这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让这个小小的移民村和全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马慧娟走访老辈人时,不少人都盼望着罗山有朝一日能再现“一年七十二场巡山雨”的气象奇观。充分听取政情民意后,马慧娟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交了《关于加强罗山生态保护修复的建议》:国家应给予环罗山周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相关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为宁夏中部干旱带群众撑起生态“保护伞”,切实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2022年,吴忠市启动了罗山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面对马慧娟的作品,曾有人这样感慨:文学的根要深深扎在泥土里,扎在生活中,但仅仅把生活记录下来,还不是文学,文学还需要在泥土里开出鲜花。马慧娟的心中有鲜花,她感受到穿着臃肿的自己“是值得被羡慕的人”,感受到“暮色中的这片土地美丽安详”。“自信和自嘲,自尊和自爱,无聊中的趣味,无奈中的忍耐,还有对自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是马慧娟心中的鲜花,也是她作品中的鲜花。”马慧娟是人大代表,首先是个农民,后来成为作家,她在农田和稿纸上一起耕耘,汗滴滋润着田野里的禾苗,也滋润着她笔下的文字,她一边为生计奔波,一边为心灵寻找寄托,寻找栖息之地,尽她应尽的职责。马慧娟在她作品中写道:“没有文化,只长庄稼的土地终究是贫瘠的,我希望让这里真正精神脱贫,解心灵之渴。”
       文明花开香满园,同心掬得满庭芳。“从民生小事到地区发展,履职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学习和成长、历练和蜕变。”马慧娟说:“我赶上了好时代,是党的好政策,才让我这样一位普通农民能站在这样的舞台上,讲述一个地区的发展变化,讲述人民群众的心声!我要不断地努力,继续履行好人大代表的职责,继续紧握手中的笔,书写中国农民的故事,书写宁夏故事,书写中国故事,展现中国精神、中国文化、中国力量!”马慧娟在她的散文《行走在春天的风里》中这样表述:“几颗杨树还是那么挺拔,努力不让树枝随风起舞,大有波澜不惊的高傲,只有经历了无数遍风的肆虐才能锻炼出杨树这样的气节。”
       “花若盛开,蝴蝶自来”。马慧娟在《出路》一书的结束语中写道:“一路走来,往事像一场梦一样在我眼前浮现,从黑眼湾到红寺堡,从红寺堡到北京,从北京到人民大会堂,当梦想一次次夭折,当出路一次次被阻断时,我也沮丧过,也想过放弃,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前行。”就是在追求文学梦路上的马慧娟,她笔下的文字地道淳朴、自然流畅,用真实生活的真味温暖和滋润自己的心灵与脚下的大地,用现身说法诉说她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还有她的过去和未来。(陈庆立)
 
(责编:张彦、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