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文化交流互鉴为申城舞台艺术带来新意
2022-11-03 10:53
来源:文汇报
舞剧《白蛇》将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文交流平台“场外剧目”举行世界首演。图为《白蛇》定妆照。 (上海大剧院供图)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眼下,尽管复杂的国际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给国际文化交流带来了挑战,申城文艺舞台还是克服困难,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国内外同行在彼此碰撞、融合中,催生出一朵朵“美美与共”的艺术之花。
明天,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多国舞者参与的舞剧《白蛇》,将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文交流平台“场外剧目”举行世界首演。与此同时,多部海外音乐剧中文版正在上海接力演出——先是《安娜·卡列尼娜》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国首演打响头炮;眼下引进自韩国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正在热演。12月,《基督山伯爵》中文版也将登陆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
“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也在稳步推进。在日前收官的第五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上,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参与委约的歌剧《画皮》强势亮相,引发当地观众的热烈反响。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更加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在这之中,上海一直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码头,舞台艺术更是流光溢彩。”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陈圣来说。
中西艺术语汇融合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我们始终致力于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光彩人物和经典IP,希望能够通过传统故事和现代表达的融合,唱响‘中国故事’。”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如是说。此次创排的《白蛇》一大亮点是让芭蕾、现代舞与中国舞交叉融合、让交响乐与民乐交流碰撞,在艺术语汇上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深入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西顶尖艺术家携手演绎下,《白蛇》让芭蕾、交响这样的艺术语汇“为我所用”,生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表达——不管表达呈现如何变幻,观众能够清楚感受到,其精神与气韵依旧是中国的。
而在大洋彼岸,“中国故事”正以另一种交融之声唱响。相比于2018年在上海首演的版本,此次歌剧《画皮》在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上演时,由两位美国艺术家用中文演唱全剧,并挑战在歌剧中融入戏曲唱腔。这样的交融碰撞,为当地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这样的尝试或许不是“完成式”,却承载了国际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景。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艺术总监蔡金冬在谈及本届音乐节主题缘何定名“乐融东西”时表示,其既寓意消弭音乐传统和历史的边界,也意图消释音乐创作和表演中人为的边界。而除了歌剧《画皮》,艺术节上还有一批讲述中国故事的新作,经由当地巴德当代乐团的洋乐手重新演绎。
事实上,艺术交流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隔的常态。从许忠、谭元元到和慧,他们无一不是在歌剧、芭蕾等西方艺术样式中赢得国际认可的华人艺术家。常年活跃国际舞台,给了他们反哺国内舞台、创作以丰沛的滋养。而在京沪陕三地首度合作的歌剧《托斯卡》中,导演阿蕾桑德拉·潘泽沃尔塔和舞美设计师威廉姆·奥兰迪均与中国艺术家合作多次。
互相尊重、彼此激发,催生独一无二的中国版本
当然,要让舞台艺术创作在交流融合中产生“聚变”,需要克服一系列难题。这之中,有东西方艺术语汇的交融课题,也离不开具体到执行层面的合作细节。
当下最具挑战的,莫过于集中创排。对于《白蛇》这样集结世界各地一众顶尖艺术家的大制作,更是如此。主创团队先是在墨尔本进行了初期创排,眼下又回到上海进行后续的排练冲刺。尽管协调多地艺术家共同参与的过程辛苦,但作为该剧的艺术总监,芭蕾艺术家谭元元却认为很值得。这不单单是因为这是她个人首部参与主创的舞剧作品,更因这次创作给予她机会,将多年对于中国文化根脉如何与西方艺术表达熔于一炉的思考以作品呈现于舞台之上。
大制作吸引顶尖艺术家不辞辛劳辗转多地,一批中小型制作同样也引得海外新锐艺术家一次次与中方深入合作。尽管此前已与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成功合作两部作品,但远程执导《小台灯LUA》中文版,对西班牙导演辛西娅来说,还是第一次。为此,她与中方演员徐阳有好几个月几乎是天天七八个小时“挂”在越洋网络电话上,小到一个中文台词的韵脚选择、演员摆放舞台道具的轻重控制,都经过了一遍遍地调整尝试。而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也被敏锐的上海小观众捕捉,“小房子道具被演员姐姐重重砸下去的声响,象征着一些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只顾着建设而忽略自然的粗暴态度”。
为了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创排,韩方导演吴世赫和副导演曹旼英已经在上海驻扎一个月。一方面是为中文版作品更好地呈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亲眼见识一下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的上海音乐剧市场。尽管韩国原版在其本土取得了不小的商业成功,但此次参与中文版,吴世赫并没有“以我为准”的傲慢,反而在留沪期间观摩其他的中国音乐剧作品、与中国演员的艺术碰撞中,激发新的创想来丰富作品。比如该剧中文版尾声,一改原版一家人一直往右退场的处理,选择让阿辽沙独自向左边走,以此呼应陀思妥耶夫斯基未竟的小说故事,暗示阿辽沙与卡拉马佐夫家族不同的人生选择。如此一来,所谓“中文版”就不再只是对于在海外市场得到验证的“爆款”原版的单纯复制,而是两国艺术家互相激发下为中国观众所贡献的“独家定制”。
明天,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中国等多国舞者参与的舞剧《白蛇》,将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人文交流平台“场外剧目”举行世界首演。与此同时,多部海外音乐剧中文版正在上海接力演出——先是《安娜·卡列尼娜》在上海大剧院进行全国首演打响头炮;眼下引进自韩国的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正在热演。12月,《基督山伯爵》中文版也将登陆上海文化广场的舞台。
“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也在稳步推进。在日前收官的第五届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上,由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参与委约的歌剧《画皮》强势亮相,引发当地观众的热烈反响。
“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更加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全球化进程之中。在这之中,上海一直是国际文化交流的大码头,舞台艺术更是流光溢彩。”国家对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主任、上海社科院国家高端智库资深研究员陈圣来说。
中西艺术语汇融合创新,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我们始终致力于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光彩人物和经典IP,希望能够通过传统故事和现代表达的融合,唱响‘中国故事’。”上海大剧院总经理张笑丁如是说。此次创排的《白蛇》一大亮点是让芭蕾、现代舞与中国舞交叉融合、让交响乐与民乐交流碰撞,在艺术语汇上实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一次深入对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西顶尖艺术家携手演绎下,《白蛇》让芭蕾、交响这样的艺术语汇“为我所用”,生发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独特表达——不管表达呈现如何变幻,观众能够清楚感受到,其精神与气韵依旧是中国的。
而在大洋彼岸,“中国故事”正以另一种交融之声唱响。相比于2018年在上海首演的版本,此次歌剧《画皮》在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上演时,由两位美国艺术家用中文演唱全剧,并挑战在歌剧中融入戏曲唱腔。这样的交融碰撞,为当地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这样的尝试或许不是“完成式”,却承载了国际文化交流的美好愿景。纽约中国当代音乐节艺术总监蔡金冬在谈及本届音乐节主题缘何定名“乐融东西”时表示,其既寓意消弭音乐传统和历史的边界,也意图消释音乐创作和表演中人为的边界。而除了歌剧《画皮》,艺术节上还有一批讲述中国故事的新作,经由当地巴德当代乐团的洋乐手重新演绎。
事实上,艺术交流中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隔的常态。从许忠、谭元元到和慧,他们无一不是在歌剧、芭蕾等西方艺术样式中赢得国际认可的华人艺术家。常年活跃国际舞台,给了他们反哺国内舞台、创作以丰沛的滋养。而在京沪陕三地首度合作的歌剧《托斯卡》中,导演阿蕾桑德拉·潘泽沃尔塔和舞美设计师威廉姆·奥兰迪均与中国艺术家合作多次。
互相尊重、彼此激发,催生独一无二的中国版本
当然,要让舞台艺术创作在交流融合中产生“聚变”,需要克服一系列难题。这之中,有东西方艺术语汇的交融课题,也离不开具体到执行层面的合作细节。
当下最具挑战的,莫过于集中创排。对于《白蛇》这样集结世界各地一众顶尖艺术家的大制作,更是如此。主创团队先是在墨尔本进行了初期创排,眼下又回到上海进行后续的排练冲刺。尽管协调多地艺术家共同参与的过程辛苦,但作为该剧的艺术总监,芭蕾艺术家谭元元却认为很值得。这不单单是因为这是她个人首部参与主创的舞剧作品,更因这次创作给予她机会,将多年对于中国文化根脉如何与西方艺术表达熔于一炉的思考以作品呈现于舞台之上。
大制作吸引顶尖艺术家不辞辛劳辗转多地,一批中小型制作同样也引得海外新锐艺术家一次次与中方深入合作。尽管此前已与上海儿童艺术剧场成功合作两部作品,但远程执导《小台灯LUA》中文版,对西班牙导演辛西娅来说,还是第一次。为此,她与中方演员徐阳有好几个月几乎是天天七八个小时“挂”在越洋网络电话上,小到一个中文台词的韵脚选择、演员摆放舞台道具的轻重控制,都经过了一遍遍地调整尝试。而这些精心设计的细节,也被敏锐的上海小观众捕捉,“小房子道具被演员姐姐重重砸下去的声响,象征着一些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只顾着建设而忽略自然的粗暴态度”。
为了音乐剧《卡拉马佐夫兄弟》中文版创排,韩方导演吴世赫和副导演曹旼英已经在上海驻扎一个月。一方面是为中文版作品更好地呈现,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亲眼见识一下在疫情期间“逆势而上”的上海音乐剧市场。尽管韩国原版在其本土取得了不小的商业成功,但此次参与中文版,吴世赫并没有“以我为准”的傲慢,反而在留沪期间观摩其他的中国音乐剧作品、与中国演员的艺术碰撞中,激发新的创想来丰富作品。比如该剧中文版尾声,一改原版一家人一直往右退场的处理,选择让阿辽沙独自向左边走,以此呼应陀思妥耶夫斯基未竟的小说故事,暗示阿辽沙与卡拉马佐夫家族不同的人生选择。如此一来,所谓“中文版”就不再只是对于在海外市场得到验证的“爆款”原版的单纯复制,而是两国艺术家互相激发下为中国观众所贡献的“独家定制”。
(责编:张彦、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