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张掖农家四代传唱“河西宝卷”弘仁爱礼义民俗
 
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抄写宝卷。 李录 摄

  中新网兰州6月13日电 (李录)“仙姑宝卷初展开,亲朋好友都听来,天下太平民安乐,风调雨顺春常在……”开场诗之后,随着念卷人手持宝卷念唱和听卷者齐声接唱,一段段反映忠孝节悌、家国情怀、仁爱礼义的故事,抑扬顿挫地传唱在盘坐于农家炕头的粗糙汉子和农妇之间,他们享受欢愉的同时,也接受着民俗文化的熏陶和教化。

  近日,在甘肃张掖市甘州区花寨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传承人代兴位和代继生父子俩介绍说,“念唱宝卷的场景,在文化娱乐产品极度匮乏的年代里,就是河西地区农户们劳作后调节生活常见的一种精神食粮。”

河西宝卷流传河西地区近千年,是从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民俗文学。 李录 摄

  据悉,河西宝卷流传河西地区近千年,是从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民俗文学。

  64岁的代兴位放下正在整理的宝卷,佝偻着背,和儿子代继生讲述起他们一家四代传承“河西宝卷”的故事。

  “宝卷是从我爷爷手里传下来的。”代兴位告诉记者,他爷爷代登科是个秀才,一手毛笔字在四里八乡闻名,爷爷还对民间流传的说唱经卷情有独钟,便开始对这一民间文学誊抄传念。传到其父亲代进寿的手中时,已经有了六十余本”。

 
河西宝卷流传河西地区近千年,是从唐代敦煌变文、俗讲以及宋代说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民间吟唱的民俗文学。 李录 摄
 
图为代兴位家中誊抄传念的部分“河西宝卷”。 李录 摄

  遗憾的是,破“四旧”时,一些反映民间故事的传抄本被当作封建迷信抄没,代兴位父亲手里的“宝卷”自然也未能幸免。

  “娃子,你爷爷抄下的卷都留下,我抄的都交上去吧。”尽管有诸多不舍,但代兴位也只好听从父亲的嘱咐,上交了三十几本经卷,将爷爷亲手抄写的另外三十几本宝卷用牛皮纸包严实,放在盛水的缸中,埋在了地里。

  代兴位回忆说:“当时不放心、怕被人发现,他又连夜挖出‘宝卷’,抬到自家冬天用来放菜的窖里,挖坑藏了起来。直到工作组走后一年多,才发掘取出‘宝卷’,部分已经长毛了。

  “宝卷”平时都是放在木箱里保存的,遇到下雨天,就难免受潮污损。“记得有一次发洪水,‘宝卷’被水泡了,天放晴后,我父亲在没旁人的时候,将卷从木箱里拿出来,一页一页地偷偷晾晒。”谈起这些,代兴位惋惜地表示,如今,好多“宝卷”都还有水渍和泥渍。

  在代兴位的记忆里,为保护好“宝卷”,他父亲一直都在忐忑不安中度日。受家庭的熏陶,代兴位从小就对经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十一二岁时便对经卷的念唱耳熟能详。所以,每天赶着二百多只羊,怀里再揣一本父亲抄的宝卷到山间给同伴们念唱,成了他的必修课。

  “听父亲讲,爷爷那时念卷时,附近的乡邻都会前来一起接唱,多的时候达到几十人。”代兴位告诉记者,到他父亲念卷那个时代,因为各种原因,都是偷偷念的,只有几个人,大多还是自己的家人。
  后来,每到年头节下,常有同村人会前来“请卷”,到自己家中念唱,却因此污损、遗失了很多“宝卷”。

  文革结束后,代兴位在父亲的指导下,又开始抄念经卷。在他的房间里,一张茶几的左上角放着他爷爷所写的宝卷,右边则放着毛笔以及煤油灯,桌子中间靠下部分是尚未完成的卷文。

  “每天,我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抄写‘宝卷’,然后再去干其他事。”眼前的代兴位腰已佝偻,双手因关节炎而不能正常曲张,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每天抄写经卷,且字迹工整漂亮。

  经过数年坚持不懈地抄写,代兴位家中的“宝卷”,又恢复到了六十余本。“目前,我家中保存了三十多卷,还有三十多卷在张掖市文化馆里。”代兴位说,如今他41岁的儿子代继生也逐渐接起了他的班,开始传抄念唱“宝卷”。

  “宝卷的传承,其实就是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祖传下来的宝卷中就有很多关于做人的标准,如:《鹦鸽吊孝》、《男忠孝》、《女忠孝》等篇目就讲的是孝道问题;《熊子贵休妻宝卷》讲到了家庭关系;《康熙私访山东宝卷》、《薛仁贵征东宝卷》、《马乾龙游国宝卷》则讲述了历史事件;而最能表现官场反腐倡廉的,在《乾隆私访白却寺宝卷》中也有体现……宝卷所涵盖的内容范围广,对人的教育意义也大。”在讲到这些宝卷的内容时,代继生滔滔不绝。

  代继生坦言,随着社会发展,年轻人对于这种较为久远的念唱技艺的学习热情度并不高,加上老一辈艺人的离去,致使这项民俗技艺在传承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

  直到2006年,河西宝卷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同时,张掖市文化馆的几任馆长也主动与代兴位取得联系,为宝卷设置专柜进行展示,以供人了解这门快要消逝的说唱艺术。

  随着国家的重视和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对这一民间文化遗存的不断挖掘和保护,才让逐渐没落的“念卷”再次受到民众的关注。

  2014年,代兴位父子二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传承人,应邀参加了在晋江举行的全国宝卷研讨会表演赛,在为中国宝卷丰富多样的内容形式惊叹之余,还萌生了购买孤本经卷的想法,并付诸实施。

  为了让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念卷抄卷逐步回归百姓文化生活之中,2015年3月,代兴位在当地群众“自乐班”中演出,给民众进行念卷抄卷展演,并指导乡邻抄卷,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一民间念唱文学再次扎根于民众之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世代相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