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10日是我国第一个“文化与自然遗产日”,也是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近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就。然而,如何把握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如何扩大传承人群体系等等,又成了将非遗更好地交给子孙后代所亟待解答的问题。近日,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共同举办了“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座谈会,就这些问题进行了经验分享和深入探讨。

  ——编 者

  传承不能泥古,创新不能越界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讲了一个故事,他在调研时看到非遗传承人刘大炮生前一直坚持“本真性”的传承,以复制老的蓝印花布纹样为主要的传承方式,左顾右盼不敢创新,严重影响了他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像这样的案例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巴莫曲布嫫表示“这已经成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她说,“很多学者都在谈非遗要原汁原味,保存原真性、本真性。其实,历史上,非遗不仅是世代传承,而且是不断被创造的,是各时代的传承人群在与历史、自然和周围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再创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话,我们要保护,但我们不要冻结。我们不能用凝固的眼光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手工艺品为例,如果传承人做出来的东西与当下的社会和生活不发生任何联系,那现在的人们如何能够很好地认识和理解非遗?非遗得不到认同,又怎样发展出更好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研究员刘魁立说,非遗传承人“左手连着昨天,右手交给下一代”,要把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今天的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让非遗不仅成为对昨天的美好回忆,更成为建设我们今天生活的宝贵资源。

  近年来,吴元新在传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传承的蓝印花布已由农村家用纺织品逐渐转化为现代装饰品。“尤其是近三年,南通蓝印花布不断开发和研制新品种,从原来的单面印花发展为双面印花,从原来单一的纯棉布发展为真丝、棉麻等面料印花,从原来的蓝白两色发展为复色。并先后创意设计了壁挂系列、包袋系列、丝巾领带系列、鞋帽系列、玩具系列、工艺品系列等六个大类,近千个品种。充分发挥出蓝印花布的艺术潜能和优势,把创新和传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良性发展态势。”

  吴元新深有感触地说,非遗传承发展不仅要对其历史价值、传统技艺予以坚守,也要通过设计创新,把传统技艺和当下时尚相结合并被大众喜爱。“没有需求,没有市场,非遗传承发展就成了一句空话。”

  然而,有人念歪了创新、发展的经,由此出现了过度商业化、同质化的“非遗产品”,以及每天都在表演的“非遗节庆”,遗产遭受破坏。巴莫曲布嫫表示,自古至今,一些非遗项目已经与商品经济相结合,恰当的结合可以促进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具有积极意义。“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很多非遗被一些企业给攫取了,纯粹为了赚钱,脱离了本身的文化环境和语境,改变了非遗的性质。‘泼水节’‘火把节’在景点天天上演,而那只是‘表演’,而非‘过节’。所以我们要创新,但一定要尊重遗产,一定要符合非遗持有者和其社区的利益。”

  传承发展中,东阳木雕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陆光正特别关注非遗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他以自己的作品为例谈道,“我的一些新作品被别的人和厂家仿制销售,许多人要我打官司,使其停止对我知识产权的侵害。我认为有的作品应该打官司,有的则不需要。题材新颖,富有时代特征,形式技法上均有突破的作品,我赞同以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来主张权利。但另一类的作品是以传承面貌体现,源于传统的土壤,在题材与表现上均为传统形式,此类作品应属非遗保护范畴,不应成为个人专利。”陆光正说,“非遗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共同创作,时代流传的智慧成果,非个人所有。但由于我国非遗保护和知识产权保护分界尚待研究,导致在知识产权理解上的模糊,出现了很多纠纷。我们期待在这方面能有更清晰的解释。”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传承人

  刘魁立是非遗领域的资深专家,他以为保护传承人一定是非遗保护的核心,“因为技术本身是无形的,记录仅仅可以保存,但是它并不能把原来的东西体现出来。非遗还是体现在大师们的身上、手上、头脑里。”

  数据显示,文化部已命名了4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为每人每年2万元;并已累计支持对57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了抢救性记录。

  文化部将非遗持有者、从业者等统称为“传承人群”,如何帮助传承人群提高传承能力、增强传承后劲,成了非遗保护向纵深发展的重点课题。2015年10月以来,文化部联合教育部开展了“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将他们请进专业院校进行系统培训,加强理论与技术研究,提高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截至2016年底,共有57所高校参与,近1万人次参加培训。今年,参与高校已达78所。

  吴元新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本想留在北京工作,后来在父亲的劝说下回南通从事蓝印花布技艺的传承。“她还在学习过程中,研培计划的机会,给了她特别大的帮助。”吴元新坦言,之前女儿对从事传统工艺的自信心不强、理解也不深入,她研修期间的导师是清华美院染服系的老师,老师引导她在慢慢熟悉蓝印花布的工艺、图案的基础上,又给予理论、设计等各个方面的指导,“现在我出门都是穿女儿设计的衣服,时尚、精美。”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说,“研培计划旨在让传承成为人群的传承,而不仅是单个的传承人的传承。保持和扩大传承人群,是非遗在传承中延续历史文脉、永葆民族特性,并在当代生活中愈加枝繁叶茂的基础。”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表示,研培实践的结果是,非遗的持有者和从业者增长了学识,拓宽了眼界,提高了技艺,并对所持项目的文化内涵有了更深的领悟,对自己手艺的价值和潜力有了更强的自信。“很多学员都有这样的体会:从来没敢想,原来自己可以比现在做得更好,能做的东西可以比现在更多,表现的手法可以比现在更丰富,传统的东西也可以受到现在的消费者欢迎。一些学员回去后又自己办班,把学习所得让其他人分享;有的则办起了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人传承非遗,起到了培训一个、带动一片的效果。”

  此外,非遗仅仅有传承人群的传承显然不够,刘魁立说,“没有群众的欣赏和关注,非遗就没有了社会基础。就好比戏曲没了观众,怎么传下去?工艺品没有大家的欣赏、使用,也只能自生自灭。”

  如今,吴元新还做起了“社会传承”,给许多服装企业办起了培训班,第二年,他发现许多企业的服装设计师都把蓝印花布的元素融入了产品中,“这样不断放大蓝印花布的影响力,最终让其焕发出了更强大的生命力。”记者 郑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