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邻哈萨克斯坦
2017-06-07 15:14
来源:光明日报
【说古论今】
对于我们的近邻哈萨克斯坦,你知道多少呢?
考古学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马的驯化。大约5500年前的波台(Botai)文化,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这里生活的人,可能是最早的驯马者。波台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三十余万块,其中99.9%是马骨。考古人员对马的骨骼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马的脚骨与青铜时代已驯化的马相似,而与同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野马不同。某些马骨还揭示了马牙齿上有戴马嚼子的印记。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通过对采自波台遗址的陶器碎片进行同位素数据分析,分辨出了来自马奶的油脂。
这些研究表明,马最初被驯化并不单纯是供人类骑射之用,也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如马奶等。千百年来,哈萨克人以放牧为生,他们对马的感情也十分特殊。公元16世纪初的哈萨克汗国首领哈斯木汗曾说过:“我是草原上的人,财物礼仪一无所有,最有价值的就是马群,最好的食物就是马肉,最可口的饮料就是马奶,我主要的消遣就是检阅我的马群。”
泰姆格里岩画群是哈萨克斯坦最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也是哈萨克斯坦境内最重要的历史遗迹。泰姆格里共有超过5000件岩刻作品散布在48个遗址之中,3000年前铜器时代的生活图景和宗教礼仪的各种瞬间被定格在岩石之上。既有大量的动物造型,也有许多抽象的艺术创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最初的生活、信仰与审美。这处岩画群落的最大亮点还在于,其创作的年代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期,绵延不断,几乎可以展示人类如何从游牧时代一步步迈进现代世界。考古人员在这里还发现了大量包括石棺椁在内的古代墓葬,多为青铜时代中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遗迹。
2004年,哈萨克斯坦考古学家波杜什金在奇姆肯特市西北54千米库勒塔佩(Kultobe)发现一处游牧人墓地。其中一座偏洞室墓保存完好,墓主人身高达2米,随葬品有长短铁剑、斯基泰式弓箭和各类陶器。这个墓地还发现了西汉的铜镜,说明该墓地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时的康居国时期。
在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最早到中国经商的是康居国的粟特人。公元5世纪,粟特人建怛逻斯城,后来成为西突厥领地。唐朝称霸中亚后,最远的羁縻州就在怛逻斯城。
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塔拉兹市,是哈萨克斯坦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正位于阿拉木图经塔什干到撒马尔罕的交通要道中央,被认为就是古代“怛逻斯”所在地。“千泉西行百四五十里,至呾逻私城,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气序,大同素叶。”公元7世纪,西行求法的玄奘路过呾逻私城(即怛逻斯),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下了当时的见闻。
于是,不得不提到唐朝大将高仙芝。笔者在去年考察瓦罕走廊时,曾在山口处见到立有“大唐将军高仙芝经行处”的碑。唐朝时,帕米尔高原这里主要有两个国家——大小勃律。小勃律原为唐属国,后归附于吐蕃,吐蕃因此控制了这一地区,使唐朝的朝贡受到极大影响。唐王朝先后三次出兵,均大败,遂于公元747年派高仙芝率军万人,长途袭远。当时的唐军要从安西出发,经阿克苏到达喀什,再上帕米尔高原,跋山涉水,辛苦异常,但由于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声威大震,许多小国纷纷归附,唐朝也重新掌握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这一战使高仙芝名气可以和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西方名将汉尼拔、拿破仑相媲美。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公元751年,同样是高仙芝,率军三万余人与大食十万大军会战于怛逻斯。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仅千余名军士随高仙芝逃至安西,唐朝从此再未返回此地。不过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随后被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后来辗转归国,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及中国工匠传授阿拉伯人造纸术的史实。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公元794年,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阿拉伯帝国在都城巴格达建立了新的造纸工场。如此说来,仗虽然一败涂地,先进技术却因此而传播,也算是历史的任性。
怛逻斯之役后,葛逻禄人占据了怛逻斯城,并在旧城之东18公里建了新城,前苏联考古学家伯恩斯坦、哈萨克斯坦考古学家以及近年伦敦大学学院考古队在塔拉兹市中心区域发掘的古遗址即怛逻斯新城遗址,在这里发现的中国唐代钱币也证明了相关的史实。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哈萨克斯坦有阿拉木图州的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卡拉摩尔根遗址和江布尔州的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亚塔斯遗址、科斯托比遗址等八处遗址成为丝路沿线的代表性遗址点。
以开阿利克遗址为例,它是8—14世纪卡鲁克国的首都。卡鲁克国是喀喇汗国突厥-卡鲁克人的独立王国。在13世纪中期,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出的大使鲁布鲁克(Guillaume de Rubrouck)在出访蒙古汗国的途中参观了开阿利克城,他把这座城市描述为大的贸易中心。目前的遗址可见泥墙、市场、客栈、浴室、供水系统、造币厂等体现城市文化、土地利用的遗迹,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和萨满教的多处寺庙、墓地和石刻遗迹。在这个遗址上不断有新发现,1998年挖掘出来的文物据证实是佛教宝塔,起源于12世纪到13世纪早期。2004年至2007年发现了12世纪至13世纪的清真寺、13世纪摩尼教的教堂、12世纪到13世纪早期的穆斯林陵墓。2008年至2011年间还发掘出来了一片住宅区域,在房子的前面发现了圣殿,里面有做礼拜用的火种。包括蛇形图案的花瓶、十字架形状的陶器碎片、玻璃制品、彩瓷制品、陶瓷制品以及阿拉伯文的精美刻印在内的出土文物,显示着作为贸易中心城市的繁华,还有不同宗教的和平共处。
哈萨克斯坦所在的中亚位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中间地带,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它的文化是多元文明的结合体。在我们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近邻国家的博物馆中,保存有非常多的中国文物,值得看一看。
对于我们的近邻哈萨克斯坦,你知道多少呢?
考古学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马的驯化。大约5500年前的波台(Botai)文化,位于哈萨克斯坦北部。这里生活的人,可能是最早的驯马者。波台遗址出土动物骨骼三十余万块,其中99.9%是马骨。考古人员对马的骨骼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马的脚骨与青铜时代已驯化的马相似,而与同一地区的旧石器时代野马不同。某些马骨还揭示了马牙齿上有戴马嚼子的印记。更为重要的是,研究人员通过对采自波台遗址的陶器碎片进行同位素数据分析,分辨出了来自马奶的油脂。
这些研究表明,马最初被驯化并不单纯是供人类骑射之用,也是为了给人类提供食物来源如马奶等。千百年来,哈萨克人以放牧为生,他们对马的感情也十分特殊。公元16世纪初的哈萨克汗国首领哈斯木汗曾说过:“我是草原上的人,财物礼仪一无所有,最有价值的就是马群,最好的食物就是马肉,最可口的饮料就是马奶,我主要的消遣就是检阅我的马群。”
泰姆格里岩画群是哈萨克斯坦最早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迹,也是哈萨克斯坦境内最重要的历史遗迹。泰姆格里共有超过5000件岩刻作品散布在48个遗址之中,3000年前铜器时代的生活图景和宗教礼仪的各种瞬间被定格在岩石之上。既有大量的动物造型,也有许多抽象的艺术创造,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最初的生活、信仰与审美。这处岩画群落的最大亮点还在于,其创作的年代一直延续至20世纪初期,绵延不断,几乎可以展示人类如何从游牧时代一步步迈进现代世界。考古人员在这里还发现了大量包括石棺椁在内的古代墓葬,多为青铜时代中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的遗迹。
2004年,哈萨克斯坦考古学家波杜什金在奇姆肯特市西北54千米库勒塔佩(Kultobe)发现一处游牧人墓地。其中一座偏洞室墓保存完好,墓主人身高达2米,随葬品有长短铁剑、斯基泰式弓箭和各类陶器。这个墓地还发现了西汉的铜镜,说明该墓地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时的康居国时期。
在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最早到中国经商的是康居国的粟特人。公元5世纪,粟特人建怛逻斯城,后来成为西突厥领地。唐朝称霸中亚后,最远的羁縻州就在怛逻斯城。
地处丝绸之路要冲的塔拉兹市,是哈萨克斯坦境内历史最悠久的城市,正位于阿拉木图经塔什干到撒马尔罕的交通要道中央,被认为就是古代“怛逻斯”所在地。“千泉西行百四五十里,至呾逻私城,城周八九里诸国商胡杂居也。土宜气序,大同素叶。”公元7世纪,西行求法的玄奘路过呾逻私城(即怛逻斯),在《大唐西域记》中记录下了当时的见闻。
于是,不得不提到唐朝大将高仙芝。笔者在去年考察瓦罕走廊时,曾在山口处见到立有“大唐将军高仙芝经行处”的碑。唐朝时,帕米尔高原这里主要有两个国家——大小勃律。小勃律原为唐属国,后归附于吐蕃,吐蕃因此控制了这一地区,使唐朝的朝贡受到极大影响。唐王朝先后三次出兵,均大败,遂于公元747年派高仙芝率军万人,长途袭远。当时的唐军要从安西出发,经阿克苏到达喀什,再上帕米尔高原,跋山涉水,辛苦异常,但由于准备充分、指挥得当,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声威大震,许多小国纷纷归附,唐朝也重新掌握了对丝绸之路的控制权。这一战使高仙芝名气可以和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西方名将汉尼拔、拿破仑相媲美。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公元751年,同样是高仙芝,率军三万余人与大食十万大军会战于怛逻斯。激战中,由于唐军中的西域军队发生叛乱,唐军战败,仅千余名军士随高仙芝逃至安西,唐朝从此再未返回此地。不过怛逻斯之战后,唐军中的部分造纸工匠被阿拉伯军队俘虏,随后被带到中亚重镇撒马尔罕,传授造纸技术,并建立了阿拉伯帝国第一个生产麻纸的造纸场。在怛逻斯战役中被俘的唐代著名史学家杜佑的侄子杜环,后来辗转归国,在他的回忆录中,曾提及中国工匠传授阿拉伯人造纸术的史实。
从此,撒马尔罕成为阿拉伯人的造纸中心。在许多中世纪阿拉伯旅行家的游记中,都有关于撒马尔罕出产优质纸品的记录。公元794年,在中国工匠的指导下,阿拉伯帝国在都城巴格达建立了新的造纸工场。如此说来,仗虽然一败涂地,先进技术却因此而传播,也算是历史的任性。
怛逻斯之役后,葛逻禄人占据了怛逻斯城,并在旧城之东18公里建了新城,前苏联考古学家伯恩斯坦、哈萨克斯坦考古学家以及近年伦敦大学学院考古队在塔拉兹市中心区域发掘的古遗址即怛逻斯新城遗址,在这里发现的中国唐代钱币也证明了相关的史实。
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哈萨克斯坦有阿拉木图州的开阿利克遗址、塔尔加尔遗址、卡拉摩尔根遗址和江布尔州的阿克托贝遗址、库兰遗址、奥尔内克遗址、阿克亚塔斯遗址、科斯托比遗址等八处遗址成为丝路沿线的代表性遗址点。
以开阿利克遗址为例,它是8—14世纪卡鲁克国的首都。卡鲁克国是喀喇汗国突厥-卡鲁克人的独立王国。在13世纪中期,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出的大使鲁布鲁克(Guillaume de Rubrouck)在出访蒙古汗国的途中参观了开阿利克城,他把这座城市描述为大的贸易中心。目前的遗址可见泥墙、市场、客栈、浴室、供水系统、造币厂等体现城市文化、土地利用的遗迹,还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摩尼教和萨满教的多处寺庙、墓地和石刻遗迹。在这个遗址上不断有新发现,1998年挖掘出来的文物据证实是佛教宝塔,起源于12世纪到13世纪早期。2004年至2007年发现了12世纪至13世纪的清真寺、13世纪摩尼教的教堂、12世纪到13世纪早期的穆斯林陵墓。2008年至2011年间还发掘出来了一片住宅区域,在房子的前面发现了圣殿,里面有做礼拜用的火种。包括蛇形图案的花瓶、十字架形状的陶器碎片、玻璃制品、彩瓷制品、陶瓷制品以及阿拉伯文的精美刻印在内的出土文物,显示着作为贸易中心城市的繁华,还有不同宗教的和平共处。
哈萨克斯坦所在的中亚位于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地中海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的中间地带,独特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历史进程决定了它的文化是多元文明的结合体。在我们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近邻国家的博物馆中,保存有非常多的中国文物,值得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