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1955年3月生于山东日照,1970年考入解放军军乐团,1978年起先后师从著名指挥家吕蜀中和黄飞立教授学习指挥。后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协管乐学会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指挥家学会理事,中国交响乐发展基金会理事,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被国内外媒体称为“最具人气和影响力的军旅指挥家之一”。
(中新社发  王保胜 摄)

 
记者:您参加过四代领导人检阅的国庆阅兵大典,请问哪一次最让你记忆深刻?当您站在指挥台上时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
于海:我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就是能够参加国庆阅兵大典。1970年,我作为当年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队员,向毛主席站立的天安门城楼演奏单簧管;14年后,我作为联合军乐团最年轻的分指挥,又一次站在了天安门广场,接受了邓小平等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检阅;1999年50年国庆大阅兵时,我成为了当年联合军乐团的总指挥;2009年,我再次亮相60年国庆大阅兵。这些时刻都是我人生中十分荣耀的时刻,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幸,特别是在宣布“升国旗,奏国歌”时,音乐伴随着我的拍子奏出的那一刻,我是感到万分激动和神圣。在这两次总指挥中,1999年那一次是我较为紧张的,我需要领导一千多人的联合军乐团,在此之前,整个团队为了要达到准确无误的演奏,排练了无数次,做了无数次训练准备,这些的辛苦都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宣布奏国歌时,全场肃静,我下拍子的一瞬间,升旗手就要作出动作,整个过程要求二者达到完全同步,因此,二者之间的配合是很有压力的,我的起拍必须十分准确。虽然首次面对这么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最后我们还是几乎完美地完成了整个过程。这些锻炼让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自身也变得成熟,所以在以后在面对大型活动和重大场面时,甚至包括北京奥运会上指挥国歌演奏时,我都是自信满满地完成任务的。

       当我一站在指挥台上,面对着一个乐队,我就要清楚需要统一到什么标准,这是一种工作,是一种状态。我站到台上,去带领大家,我就到了一种自然的状态中,如果说我想可以营造、刻意想表现什么,没有。我到台上就是要把音乐处理好,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我自身也会得到一种享受。

记者:在世界音乐历史上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音乐大师,您最喜欢的是谁,为什么?
于海:我喜欢的音乐大师有很多,相比较而言,俄罗斯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被誉为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的音乐我最喜欢。喜欢他是因为他的音乐写的非常细腻,内心刻画地非常准确,而且他用了最简单的手法、最简便的一些方式,在音乐里面运用的如此之深、如此之美,我觉得这是非常非常了不起的。之前我买了很多不同版本“柴六”的CD,习惯性地边听边挑出其中出现的小毛病,或者记下某个版本某一小节对于速度、节奏和情感的把握,然后关着门自己一个人在家琢磨。他的音乐值得一遍一遍地仔细咀嚼,而且每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收获。他的那些旋律,那么一个简单的二度,变化节奏,那么透彻,那么准确。

       为了更好地理解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世界,此我还专门去了俄罗斯——柴可夫斯基的故土,去切身感受其中的文化氛围,因为你要想了解他的音乐,你必须和他的音乐灵魂合二为一。真正当你到了那里,看到那里的风光,体验了那里的独特文化氛围就都能真正感觉到:哦,原来是这种感觉。

记者:许多普通听众不去听交响曲音乐会,他们认为这种音乐太高雅,根本听不懂。作为一名音乐指挥家,您认为我们大众应该怎样去欣赏这种“高雅艺术”才能达到一种美的享受?
于海:许多听众不去听交响曲音乐会,说是这种音乐太高雅,听不懂。实际上这是一种误区,我觉得音乐除了它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一种艺术以外,它还是一种物理现象,音乐是一种物理现象。我希望是有条件的人都可以到音乐厅去,享受一下音乐会中的音乐带给你的美感,带给你的一种协调的物理刺激。我相信好多人到音乐厅去看一天的音乐会,即使他什么都不懂,他甚至可以对乐器都叫不全,对乐曲都不理解,但是他去了一定会得到一种满足感、享受感。听懂听不懂是相对而言,你说听不懂,但是你能不能得到美的享受,我觉得这个才是很重要的,有感受就行了。

记者:您认为交响乐团在发展中存在着什么样的瓶颈?
于海:为了响应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全国各地的交响乐团数量迅速增加,但问题也随之出现,那就是缺少指挥人才,这也成为大多数乐团的发展瓶颈。每年我国的高等音乐学府毕业许多指挥系学生,但由于缺乏实践经验,毕业后到了乐团当然无法胜任岗位工作。总之就是学指挥的学生很多,但是真正的指挥人才缺乏。社会需求与学院培养不能对接的问题,不但导致难以改变指挥奇缺的现状,还造成了人才的严重浪费,加强对指挥人才培养刻不容缓。另外,指挥需要的是全面素质的人才,专业素质和组织能力都尤为重要,在掌握全面的音乐理论的同时,心理素质和舞台经验必须与其达到同一个水平。乐队指挥是一门综合艺术,并且倡导指挥应该从乐队里寻找人才,好的指挥应该有乐队演奏的经验。

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站在时代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谈一下您对“中国梦”的理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您认为军乐团在未来应该做好那些工作?
于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从理论上说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认为这个目标最实际的体现就是要让中国的老百姓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还有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让我们的国民﹑特别是孩子们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我们军乐团应该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要坚决完成党、国家和军队司礼音乐演奏任务,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中国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完成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把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二是要坚持为兵服务的方向,发挥管乐艺术的特点,鼓壮军威,活跃部队,为军营和谐文化建设服务。特别是要针对基层官兵的文化需求,在演出的内容和形式上贴近部队的生活,创作和演出官兵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管乐艺术作品。同时,适应基层官兵喜欢管乐演奏的要求,派出专家辅导组到基层培养管乐艺术骨干,组织小型军乐队,使管乐艺术成为活跃部队官兵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增强部队软实力的好方法、好形式。三是要不断培养和打造过硬的人才梯队,努力创作精品力作,保证团队业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四是要刻苦钻研,创新求变,繁荣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世界水平的军乐艺术。当今国际管乐艺术的作品内容、表演形式发展变化很快,保持管乐团演奏水平全国第一,跨入世界一流,是我们团队建设的需要,更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要刻苦钻研军乐艺术的发展规律,借鉴国际先进的管乐艺术经验,请进来——以开放的思维拥抱八面来风,走出去——与世界各国的艺术家同台相会,开展多层次、多角度的文化交流,促进乐队整体水平的提高,为全面提高中国管乐艺术的水平、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